
住建部最新测算显示,我国家居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规模已达3万亿元,带动智能家居、康复辅具、数字化适老等关联产业形成超10万亿级市场。业内专家指出,适老化改造正从“政策红利期”迈向“市场红利期”,标准化体系建设与专业化服务模式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市场潜力巨大 区域差异显著
截至目前,北京市居家适老化改造已完成148.28万户,覆盖率达42%;中西部县域市场供给缺口超过60%。四川省已启动311个乡镇试点工程,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适老服务模式。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在成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

产业链协同发展 科技赋能加速渗透
居家适老化改造正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智能家居领域渗透率已达23%,康复辅具销售规模突破2,000亿元,数字化适老服务覆盖2,660个网站和APP。科技赋能正推动“安全防护、智能联动、康复照护”一体化场景应用,释放产业新动能。
痛点突出 标准滞后制约发展
行业仍存在供需错配、标准缺失、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护理床、防滑扶手等刚需产品渗透率不足10%,而低端家具库存高企。部分地区质检合格率仅68%,家具甲醛超标率达43%。企业资质不一,项目交付合格率不足六成。支付体系上,政府补贴仍为主力,商业保险覆盖不足3%,智能设备闲置率超过50%。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全屋适老设计师缺口超50万人。

标准引领新格局 专业化服务破局
专家建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完善产品设计、施工验收及服务监管制度,推动企业资质分级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构建“专业化服务+生态化运营”新模式,将成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培育健康市场生态的重要路径。
迈向城市新基建 激活银发经济
未来,适老化改造将从“家庭工程”升级为“城市新基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预计到2030年,科技适老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带动形成以标准引领、科技驱动、生态协同为特征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助力10万亿级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结语
居家适老化改造是新时代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专业化,我国适老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构建宜居、智慧、包容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2025-10-24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