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新闻公告 政策之窗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研究 >

军队采购监督现存哪些问题?

       采购监督体系作为采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近些年,军队各级普遍重视军事采购监督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集中采购监督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采购机构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军队采购机构采购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强化集中采购监督作以粗浅探讨。
    集中采购监督现存问题
  体制不顺难以监督
   
军队采购监督体制是组织实施采购监督活动的重要基础,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军队采购监督活动能否有效进行和采购运行是否规范。长期以来,我军采购机构尚未形成体系性的采购监督体制。从目前情况看,采购机构没有编制正式的纪检监督人员,大多只有一名政工干事,通常还兼宣传、干部等其他工作,其监督大都由其替代,内部监督所涉及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权限的划分、职责的分工等尚未形成完整的形态。
 
  例如,有的单位发现内部的不规范行为或腐败行为,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甚至以要求服从命令和维护单位形象为借口,最后“不了了之”;还有的由于个别人员保密意识、纪律观念不强,向被举报人泄露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使被监督者对监督者造成了隐性报复……诸如此类问题,都与采购监督体制有关。
 
  机制不全无法监督
 
  2001年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深化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改革总体方案》,确立了“集中采购、集中支付、公开透明、
管采分离”的原则,提出了“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有效监督、顺畅高效”的改革目标,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采购重点环节管理、关键岗位的监督。
 
  当前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最突出表现在监督方式落后上。随着军队采购体制改革的深入,军队采购监督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而采购监督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关注专项性监督和突击性检查,而忽视了日常监督;重视某一事项或环节的检查,忽视了全方位的跟踪检查;侧重于事后监督,忽略了事前、事中监督。尤其是对如何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还缺乏深入研究和实践。
 
  明哲保身不敢监督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采购机构监督人员不敢监督的问题比较突出,监督“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对存在的问题或是蜻蜓点水批评了事;或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是久拖不决,最终不了了之。
   有的虽明确了监督人员职责,但临时观念和监督人员专业不懂、怕说错话等问题及事不关已的观念,使监督主动作为不够;有的监督人员怕得罪领导、机关,只要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就避而远之,明哲保身;有的监督人员监督意识淡薄,奉行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有的监督人员在庸俗关系学的影响下,产生了“督下不督上、督小不督大、督疏不督亲”等思想;还有的行政干预评审专家独立工作,迁就
采购人的倾向性意见,甚至提前打招呼,影响监督。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践中的采购监督工作与监督要求相去甚远,采购监督作用发挥非常有限。
 
  业务不精不会监督
  采购监督是军队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能,
采购人员必须既要精通业务,还要懂得现代技术。而目前有的采购人员由于业务不精,再加上“改行”的多,理论功底相对薄弱,业务技能只停留在“照葫芦画瓢”上,对监督力不从心,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只能就单位提供的资料搞查询,缺乏独到的“穿透力”去发现问题;还有的监督人员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采购监督效率认识不足,知识更新能力偏弱,导致计算机等网络手段在采购监督领域应用相对滞后。精湛的业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是实现财务监督“零缺陷”的基础,没有精湛的业务和技术,就无法进行有效的采购监督。
 
  集中采购监督实施对策
 
  完善机制 规范监督管理
 
  建立监督责任制:把采购监督的好坏与采购机构的政绩挂钩,明确采购机构纪委和采购流程各负其责,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采取纵向分级、横向分类、责任到人的方法,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行政监督与审计监督、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
  完善内控机制:根据新形势下采购监督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完善监督内控机制,重点是在监督的运行环节和渠道上设立“防火墙”,做到纠治惩治并重、防治法治并举,切实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监察体系。
   严格规范行为标准:采取岗前培训措施,根据有关采购监督法规,盯住“源头”,关注“苗头”,打破“潜规则”,脱去“隐身衣”,建立对采购系统全过程、全要素、全项目的联合监管机制,砍断“利益链”,依法处理解决违规违纪问题,堵塞各种管理漏洞,重构采购行业良好形象。
  突出重点 增强监督效率
   采购监督应突出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重要阶段,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提高监督的实效性。
  抓好事前监督:监督人员应参与
采购预算和采购文件制作过程,监督采购文件是否合理,是否按标准文本细化量化,防止技术参数、评审标准、资质条件设计带有排他性或倾向性;是否严格采购信息发布,按规定的时间、范围和指定的平台发布。
 
  严格现场监督:严格供应商抽取,按生产专业、资质等级、生产能力等要素自动抽取,防止人为干预和暗箱操作;严格按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要求随机抽取专家,防止 “私下沟通”;严格现场评审,按规范程序严密组织,全程录音录像,严肃评审纪律。
 
  严格事后监督:要严格责任追究,建立违法违规问题限时追究责任制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发现问题将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决不容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事和法外之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必追究。
 
  把握关键 提高监督质量
  同样的采购项目,采用不同的评审方法、不同的评审标准、不同的评委,就会产生不同的评审结果,这就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搞好监督。
   一是在监督方法上,要坚持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与本级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定期监督与随机监督相结合。根据不同监督对象、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审核法、分析法、验证法和考核法等,并注重监督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是在监督重点上,针对
采购操作中的受领采购任务、供应商随机抽取、采购文件编制、评审专家随机选取、采购评审与组织等关键点,要严格执行“五个分离”,即编制采购文件与审核采购文件相分离、编标人员与开标人员相分离、评审专家抽取与使用相分离、评标组织人员与履约监管人员相分离、招标采购与质疑投诉处理分离,重点抓好“采购计划、采购文件制作、供应商选取、评审专家抽取、评审组织、合同签订、货物验收、服务跟踪和信息公开”等9个“采购段”监督。
 
  三是在监督组织上,要紧紧依靠党委集体领导,联合上级审计、纪检等部门,实施多层次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创造人人参与监督的良好局面。
 
  夯实基础 整合监督资源
  采购监督是采购规范运行、廉洁高效的制度保证。
  设立内部监督部门:选好监督人员,把思想品质好、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优良的人员选配到监督岗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练兵、专业比武等形式,提高监督人员采购专业素质,缩短职责与能力之间的差距,提高监督能力。
  建立多方参与机制:用解剖麻雀、点面结合的方式,对评审专家评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查,在发现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同时,着力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真正使每次监督都能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范围、内容和程序,真正建立多方参与、有效协同的监督体系。
   搞好常态规范监督:认真搞好各类采购法规和监督管理法规的宣传学习,提高采购监督人员法规意识,规范监督资料管理,提高监督信息质量;落实监督档案立卷、归档、保管、查阅等规定,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确保资料数量齐全、内容完整、管理规范;对采购项目的评标、现场勘察、专家复议、合同履约检查等环节进行全程现场监督,处理采购项目的质疑、投诉和信访,构建责权清晰、关系顺畅、按级负责、常态运行的监督运行模式。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网   作者:曹葆华 2017-05-17 09:19